要做一个懂孩子的老师
时间: 2021-10-28 作者:YHJ 阅读次数: 31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的、自主的、自选的游戏。然而区域的生活遵循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点,具有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增进幼儿生活技能和教育力等独特的教育价值,增加幼儿游戏兴趣,激发幼儿创造力。
区域游戏材料可以来自多个方面,但是比较其他方面不一样的是,生活化的材料,更简单易得到,成本低且更能达到目的也能被幼儿所接受。但是,随着现代高科技产品,吸引了幼儿大部分的注意力。而生活化的游戏能帮助幼儿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不会影响对幼儿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在寻找制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创造想象能力,促进了幼儿间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增进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生活化的游戏材料能够促进幼儿更加健康愉悦的全面发展,所以生活化的材料就显得重要。
现在区域的学习内容也在遵循幼儿发展的连续性和递进规律,区域材料不仅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其本身就是一种教学,区域的活动材料大多都是与主题教育相匹配的。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要善于把握区域活动的价值,不单单仅限与一个区域,要让每一个区域都连续起来,就比如说,我们在手工区做了一顶很漂亮的帽子后,我可以把这顶帽子拿到角色区的超市里面卖,还可以放到表演区,让幼儿带着帽子扮演唱歌跳舞。
姚艺园长围绕“看见儿童的区域和材料”论坛主题,从区域和材料的顶层设计、园本特点和总结反思三方面分享了自己幼儿园的经验与成效。姚园长指出要想看见儿童,区域和材料的顶层设计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从儿童的角度确定基本原则,区域和材料要体现儿童主体性,激发儿童主动性,尊重儿童差异性,立足儿童发展阶段性,支持幼儿发展持续性,实现儿童全面发展。二是从园本课程的角度思考区域和材料,通过区域和材料实施课程,实现课程目标,落地课程理念,支持儿童发展。幼儿是通过与人、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而发展的。其中都有着不同的教育价值,不一样的材料会使孩子萌发出不同的游戏兴趣和游戏行为,让幼儿自己去探讨和探索。透过材料让我们共同发现儿童的问题,看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在材料的选择、投放和调整上都需要尊重儿童,打破材料区域界限。
还有张俊副教授进行了“‘看见儿童’与‘幼有善育’——从区域活动的开展谈起”主题分享,“善育”始于“善待”,看见儿童是善待儿童的起点。他认为区域活动为教育者打开了看见儿童的窗口,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自我指导、自由交往,最大化地满足了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获取经验,支持幼儿的个性化学习。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互动性,让各区域都“活”起来。
区域和材料设计最终目的在于看见儿童、追随儿童和支持儿童,这亦是每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光明区公明第二幼儿园:陈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