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材料,看得见的儿童
时间: 2021-10-28 作者:YHJ 阅读次数: 112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适应孩子的求知需求,我们要不断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给自己充电。如果只靠原来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日积月累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对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负责任的事。过去,我们是领着孩子在学习,现在我们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知识的海洋装满,怎么才能满足孩子一条条求知欲旺盛的小河?
有幸参加了这次“幼有善意”鹏城论坛培训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收货颇多。活动从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区域游戏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方法三个方面入手阐释了幼儿园区域游戏,区域游戏是孩子们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有效途径,幼儿的各种能力都是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的。
通过听了姚艺园长的讲座学习后,我知道了材料投放要适宜、要适应已有经验、要适应孩子的能力技能、要适应孩子的发展性、材料要随时调控、整体性、材料要综合利用等原则,为我们今后区域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适时介入很重要。姚园长指出要想看见儿童,区域和材料的顶层设计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从儿童的角度确定基本原则,区域和材料要体现儿童主体性,激发儿童主动性,尊重儿童差异性,立足儿童发展阶段性,支持幼儿发展持续性,实现儿童全面发展。二是从园本课程的角度思考区域和材料,通过区域和材料实施课程,实现课程目标,落地课程理念,支持儿童发展。幼儿是通过与人、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而发展的。
张俊副教授进行了“‘看见儿童’与‘幼有善育’——从区域活动的开展谈起”主题分享,“善育”始于“善待”,看见儿童是善待儿童的起点。他认为区域活动为教育者打开了看见儿童的窗口,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自我指导、自由交往,最大化地满足了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获取经验,支持幼儿的个性化学习。
看见儿童是对话的实践,教师要时时换位思考,走出自己的立场,和孩子对话、共生、共创。看见儿童、追随儿童是我们每个幼教人的共同使命。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懂孩子的老师吧!
光明区公明第二幼儿园:冯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