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中聆听孩子的声音
时间: 2021-11-12 作者:YHJ 阅读次数: 96“幼儿应该在游戏、生活中学习,相对于知识的获取,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自信心等素养更加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幼有所育”,并将其列为七项民生需求之首。从“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一字之差,政策含义确大为不同为了促进深圳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幼有善育”,深圳市教育局2021年“幼有善育”鹏城论坛第二期活动与10月29日正式举行,本期论坛的主题是“空间与环境”。
我园根据第二期论坛的主题进行了以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沙龙教研法等一系列的学习及培训活动,通过线上学习+线下研讨支持教师继续“看见儿童”。
快乐学习,温故而知新:11月1日,在章丽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在环境中聆听孩子的声音”,大家聚在一起“头脑风暴”“思维碰撞”。
找准问题,确定教研主题:幼儿最佳的学习过程是直接经验的过程,教师同样。所谓“听过了,忘记了;见过了,也忘记了;做过了,便记住了,且理解了”。 基于我园真实问题做精准教研,结合此次论坛的主题,我们在学习南山区机关幼儿园优势亮点之余,也学有所思,回归本园,将户外游戏区作为此次改造的重点区域,大家对木工区、沙水区、小山坡、角色区、植物园等游戏区的大小、位置、材料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提出来很多问题。
落地实践,引发持续思考:
1.教研在前行动在后,教师们根据研讨内容对游戏区进行全面的整改。
2.教师在改造的同时考虑户外游戏区几个特点:自然性、趣味性、挑战性、变化性。
3.“看见儿童”的空间与环境,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天性、需要和兴趣,让孩子们能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更要够聆听儿童、赋权儿童。我们在教师的思维碰撞之后组织孩子们进行了团讨,针对我园现在的 户外游戏区,让孩子们说说“你想在这里玩什么?”“你想怎么玩?”,充分赋权孩子,聆听孩子。
思辨创新,理论到实践全方位成长:
一沙一石会说话,一草一木皆教育。幼儿园要构建平台,促使教师发展从独立个体的“人”到同伴互助的“从”,再到团队共进的“众”,上下联动促使教师间碰撞反思,引领教师终身学习,自主发展,让教师的知识体系丰厚起来,能力素养提升起来。
“幼有善育”鹏城论坛活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环境要为儿童的发展提供真实感、支撑感、联接感、价值感、意义感。我们要敬畏儿童,敬畏自然,聆听儿童,赋权儿童,提升儿童的福祉,这必将是我们此生工作所追随的。
文稿:章丽
图片:王妍、班级教师
审核: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