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如何读懂孩子》学习心得
时间: 2021-06-22 作者:YHJ 阅读次数: 82今晚听了黄金凤老师的《智慧父母——如何读懂孩子》讲座,获益良多。讲座从以下三大方面展开:
一、懂得如何做一个智慧的父母,了解教育误区。
黄老师阐述了当前有三大教育误区,分别为:功利心态,抱怨思维和攀比心理。
黄老师在讲座初,就抛出问题,让家长们思考:在教育中成人重要还是成才重要?并例举了当下社会几起骇人听闻的高校学生弑母案例,让家长们明白成人远远重要于成才。成人是成才的基石。而这三大教育误区往往会让父母忘记教育的初心和本质。所以,作为父母,要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要注重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智。
二、了解孩子每个年龄阶段应当如何培养。
在这方面,黄老师认为如何教出好的孩子,要分阶段。幼儿园阶段:父母要让孩子多看、多听、多玩,让孩子尽情的探索,不要限制太多。小学阶段:核心在习惯。而最主要有三大方面的习惯,第一,品德的习惯——最最基本的习惯。第二,生活习惯——要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而在培养过程中注意底线的设置。同时要注意心平气和,态度坚决。父母在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的过程中要注意坚持,因为一般,21天养成一个好的习惯,量变产生质变。坚持培养后,一种好的习惯就慢慢内化成为一种能力。所以,在这里,需要考验的是父母们的耐心和爱心了。第三,学习的习惯——学习的习惯也是需要培养。不管是能力学习还是知识的学习。黄老师还专门提出问题:做作业是孩子的义务还是任务?并强调,学习是高度的个体化劳动,是孩子们的义务。所以在这方面,家长的心态要放正,让孩子知道学习、做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要学会慢慢放手,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带你从心理学角度深度分析家庭教育的关键核心是什么。
黄老师从当前教育环境及学生在校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让父母们理解,:因材施教的真谛在于家庭。 而家庭教育的核心关键在于了解孩子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类型。学习风格有以下几种:
1.认知学习型:凡事讲理由、问由来、爱争辩,学习也较主动,但易形成主观、固执、不易沟通的个性,须常动之以情来沟通,并培养如何与人沟通以及体贴别人感受的能力。而学习方面,则以启发式教导较具效果,可收举一反三的果效
2.模仿学习型:学习以模仿为主,所以父母要注重环境和榜样的重要性环境的重要性。会模仿周遭的偶像人物,不论好与坏都可能学习。求学期间较易受同侪间的影响,原则较不易把持。须注意学习环境的挑选----学校, 同学, 邻居,所谓「孟母三迁」,其重要性不可不知;挑选较好的电视节目与游戏,以提供更多的学习对象
3.逆思学习型:思考较为反叛,总是与众不同,容易从事情的反向来思考。须在道德心上多教导,使其不会为反对而反对。多尊重及接纳其特质,此一特殊特质,常造就出偏才资优的特质。
4.开放学习型:所谓的「开放学习型」,就是「有教有会,不教不会」的海绵式学习者,由于具有像海绵超高的吸收力与延展性,所以可以给予较多的学习进度,以强化其学习上的抗压性与独立性。(全能型 但又不精)
而学习类型又分为以下几类:
1.听觉型:听觉型学习者善于从讲座、演讲、音频等载体中获取知识。相比于视觉型学习者,他们会更喜欢听讲座或听书(而不是阅读)。他们对声音很敏感,通常有点音乐细胞,唱个歌、奏个乐什么的一般不在话下。
2.视觉型:许多人都是视觉型学习者,他们更喜欢从一些形象化的载体上获取知识,如:图片、视频、图表、书籍等。他们能从内容详实的PPT、板书中学得知识。他们的笔记通常都非常详细,常常会画一些图表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3.触觉型:触觉型的人通过感觉活动认识世界,这种活动常常涉及嗅觉和味觉。他们必须亲自动手才能学习、理解和接受事物,所以应该让他们行动起来,调动其肢体,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做、去碰、去抓。
每个学习类型不一样的孩子,他们学习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父母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类型进行因材施教。
最后,黄老师强调,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一定要注意跟孩子进行高效的陪伴,言传身教。
黄老师的讲座,让我反思,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到底需要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该如何教育和孩子成为他本该成为的样子。让我深刻警醒自己,要摒弃功利心态,抱怨思维和攀比心理。从这些分析中,我也了解到我们李明哲兼具认知学习型和模仿学习型。在学习类型中,属于触觉型的,所以,能让我在以后的培养和教育中,能更清晰和明白地知道该如何因材施教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不要忘记教育的本质,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进行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愿我和我的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执笔:李明哲妈妈
班级:中五班
日期:2021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