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明二幼新生入园攻略
时间: 2020-08-29 作者:YHJ 阅读次数: 179转眼之间,小班的孩子们再有大半个月就要正式进入幼儿园了,相信很多家长可能开始担忧起来,担心孩子第一次离开自己而不适应,别担心,在开学之前我们整理了以下几点,帮助孩子快速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减轻家长们得担忧,入园前家长做的准备工作是大家的必修课。
一、解除孩子的入园焦虑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专家斯坦利·格林斯潘的研究发现,3岁左右的孩子,几乎每隔15分钟就会找一次亲密看护人。这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的本能:和妈妈分离达到一定时间和空间的边界后,就需要重新回到妈妈身边,汲取安全感。想必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分离焦虑表现都已经有了多多少少的切身体会——当其他叔叔阿姨把他从爸爸妈妈的怀里抱走的时候,孩子会哭;当爸爸妈妈早上离开家上班之前,他会闹。有些家长非常苦恼,但其实,分离焦虑是孩子认知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正常结果,是孩子面对已经形成依赖的环境与关系的突然变化而表现出的典型的抵抗情绪。
二、提前做好入园准备,提前建立对幼儿园的向往
1.调整作息时间
入园前,父母要注意调整孩子的作息,早睡早起,比如早上能够早起,孩子起床气没了,哭闹就会少一点。
2.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如独立的吃饭、喝水、上厕所、洗手、睡觉、穿脱衣服等。要使孩子学会用言语而不是手势表达自己的感觉和要求,当然,家长要在一旁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
3. 先入为主、心理暗示
平时千万不要用“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之类的话恐吓孩子,以免孩子对幼儿园产生畏惧心理,可经常告诉他:“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老师天天教小朋友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游戏可好玩了。”使孩子产生盼望上幼儿园的心情。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有关上幼儿园的绘本故事,通过亲子阅读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幼儿园。
4. 家园配合
主动向老师介绍幼儿的生活习惯:如孩子在家爱玩什么玩具,爱吃什么菜,什么时候上厕所,什么时候睡午觉,睡多久,介绍幼儿情感特点,如最喜欢谁,从小由谁带大的等。教师掌握了这些信息就能有的方式扫除幼儿的适应障碍,实现平稳的过渡。
5.增加社交
有意识地多提供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机会。可以请其他小朋友来家里玩,尽量鼓励孩子们自己在一起玩,即使发生争执,也尽量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家长少干预,让孩子逐渐体会和同龄人在一起玩的乐趣。
6.教会孩子认识名字
幼儿园会以大名称呼孩子,如果孩子在家都是习惯小名,那入园前父母要有意识叫孩子的大名,让孩子知道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并且老师叫他的时候知道应答。同时还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几岁了,是男生是女生,这些基本问题在孩子入园前是要知道的。
7.衣物上锈孩子的名字
入园前,父母在孩子的被子、垫子、枕头、衣物鞋子、袜子上绣上孩子的名字,便于老师快速认识孩子,也方便孩子认识自己的物品。如果觉得绣名字太麻烦,可以在淘宝上买"名字贴""姓名条",有那种用熨斗可以直接熨到衣服上的名字贴,非常方便。
8.备多裤子和袜子
孩子刚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地方,想小便不敢跟老师说或玩的太尽兴忘了上厕所,憋的急了容易导致尿湿裤子和鞋袜,所以,妈妈们得多备几条裤子和袜子。为了孩子穿脱方便,要备系扣子或者拉链的开衫上衣、松紧带裤腰的裤子,不要给男孩穿短裆的、有拉链又紧身的牛仔裤,或是给女孩穿连裤袜、连身裤。最好能够容易分清反正面。
幼儿园是孩子走入校门的第一步,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既是对孩子的考验和试炼更是对家长的考验,在此过程中,家长应当适当放手,给孩子一个表现机会,也给孩子一个成长机会。相信在幼儿园和家长的一致努力和配合下,新学年小班的小朋友们一定能顺利度过入园关键期,早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