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
时间: 2021-04-20 作者:YHJ 阅读次数: 30我家的孩子曾经一度的内向,胆小及不善言谈,跟同学甚至跟老师也不爱说话,在公众场所更是显怯弱。这让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曾一度的迷惘,我活泼开朗的基因都未能传承,失去怠尽。可是面对问题还得解决,不能任由下去,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孩子终于有了较大的改善,日益活泼。当然,这更要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育。在此,我也把自己的心得略总结了一下,衷心与大家进行分享,如果还能为家长们有些启发,则是我最大的快慰。
一、与孩子坦诚沟通是消除其不自信障碍的前提。
刚开始,面对孩子的这种状况,我是非常的焦急和缺少耐心,但是孩子仍是我行我素,丝毫不见长进。面对这种情况,我于是冷静下来,只要有机会,我就会询问孩子不说话的原因,观察其变化,了解其需求,特别是耐心倾听。比如问是不是不开心,为什么不开心,怎么不叫阿姨,以问原因代替以前的粗暴指责;你如果不说话,爸爸就不知道你在想什么等等。我们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听不懂,刚开始他不怎么回答,可久而久之,他就会说出他的想法了。比如说他不喜欢阿姨的衣服,他喜欢跟某小朋友玩等。事物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慢慢地孩子就变得开始爱讲话了,就爱与大人交流,从而开启了信心之门。
二、设定小目标,让其达成,让自信在心底萌牙。
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其达到,使其有成就感,从而培养其自信。如小孩子喜欢买喜欢的玩具,我就要其跟我散步,讲好走多远才能买;喜欢看电视,我就会限定时间,最多只能看到何时,否则就会关掉网络;还有在家进行投球训练,要求要投进五个,达到后会买他喜欢的书等。每次孩子达成目标,我就会夸奖他,慢慢地他也很喜欢这样,他会经常问, 我是不是很棒啊。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也就变得很开心。总之,有目的的经常训练,孩子就会自己有规律,经常能达到目标,慢慢也就越来越有信心。
三、经常运动,培育动手能力,让自信在心底开花。
在这一年中,我觉得让孩子多运动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比喻多爬山,公明的红花山孩子总是一个人能爬上山顶,爬上后孩子经常也会问我自己棒不棒。让他自己放风筝,滑冰,只要放手让他去做,其实他都会很快学会。让其自己做一些手工,拼积木等,每次他拼好了积木,我就会让他介绍自己的作品,他就会一一地解答,而且有些还很有创意。特别是,我针对其怯弱的个性,专门在家教他一些简单的武术运动,等到学会后,再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慢慢地孩子自己感觉到他的进步,思路也开阔了,也就变得越来越有信心。
四、多参加户外或群体活动,让其实践,重参与,使其自信水到渠成。
以前孩子在公众场合很不敢说话,更不敢行动。现在相反,很敢说,很爱说,而且能大大方方出入各种场所。现在,我只要有机会,就会多让孩子参加一些群体活动,多接触一些大自然,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孩子眼界开了,自然而然胆子也就大了。当然,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的进步成长更离不开学校老师的辛勤培育,也离不开家长们的耳濡目染。每个孩子的习性也是不一样,孩子的教育一定离不开因材施教。这些粗略的心得,仅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还望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指点,谢谢!
执笔:向晨希爸爸
班 级:公明二幼中五班
日期:2021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