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气节——清明,话清明,承传统
时间: 2021-04-06 作者:YHJ 阅读次数: 167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在清明来临之际,我们幼儿园组织开展清明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尊敬师长、情系家祖的传统美德植根于幼儿心中。
一、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一般在公历4月5日。国人自古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
二、清明节习俗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传统佳节,古人有祭祖扫墓、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做清明团子、蹴鞠等习俗。
1.踏青春游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来则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习俗活动并流传至今。
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清明节节日习俗。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故称为“纸鸢”。
4.蹴鞠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即足球,这是古代清明节的一种运动。相传由黄帝发明,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我们幼儿园为了响应这项运动,也组织幼儿进行足球活动。
青团又称清明饼、艾叶粑粑、艾糍、清明果、清明团子等等。将艾草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